• 首页1
  • 党群2
  • 党群3
他山之石 首页 > 党群工作 > 他山之石 > 社会主义新农村典范——滕头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典范——滕头村

2020-09-07 10:07:59 返回列表

社会主义新农村典范——滕头村

 

    滕头村,位于奉化城北6公里处,距宁波市区27公里、栎社机场15公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溪口12公里。全村现有296户、780人;818亩耕地,191亩果园,156亩山林,66亩水面。几十年来,滕头村在党的政策指引下,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紧紧结合自身实际,发扬“艰苦创业,永不满足;坚持两手抓,一犁耕到头”的滕头精神,把昔日“田不平,路不平,亩产只有二百零,有囡不嫁滕头村”这样一个贫穷落后的旧滕头,建设成了“田成方,屋成行,清清渠水绕村庄,绿树成荫花果香”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目前,滕头村自已有各类企业37家,形成了以服装为支柱,人造金刚石、出口纸箱包装、不锈钢等行业协调发展的工业格局,去年全村完成工业总产值7.24亿元,利税5152.11万元,外贸出口交货值4.28亿元。农业生产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基础条件显著改善,实现了农田水利化、园林化,去年农业总收入达到835万元,农村劳力中直接从事农业的人口己降至总数的8%,农业基本实现了现代化。在一、二产业的带动下,近年来,滕头村的第三产业发展也较快,特别是房地产开发和生态旅游势头强劲。去年滕头村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商品房2.3万平方米,销售l.3万平方米;接待省部级以上领导42批次,外国政府代表团37批次,游客人数超过12万人次。经济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壮大了滕头村的综合经济实力,到1999年底,滕头村的社会总产值、利税、村集体可支配资金、集体所有者权益和村民年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8.53亿元、5603.7万元、1860万元、2.32亿元和10038元。目前,全村没有一家贫困户,家家都是小康富裕户。短短的十几年里,滕头村先后被命名为“全球生态500佳”,首批全国文明村、全国环保教育基地、全国唯一的村级“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全国生态示范区。我村两个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受到了亲临滕头村视察的江泽民总书记、姜春云、李铁映等中央领导同志和外国友人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滕头村通过30多年的艰苦创业,迈出了改土造田,兴办工业,建设新村和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四大步,较快地实现了由贫穷向小康、由小康向富裕的成功跨越,保持滕头这面红旗30多年不倒。总结其基本做法,主要有:
    第一,认准目标不停步,“一犁耕到头”。30多年来,滕头村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共同富裕,协调发展”这个大目标不动摇,在不同阶段明确不同的目标,不断突破,不断发展,最终积小胜为大胜,取得了成功。我们认为,在具体的工作中,目标确定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发扬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一犁耕到头”精神,坚定不移地把定下的事情干成。正如老书记傅嘉良同志的口头禅那样:“干任何事情,吃准了,拿定了,就要一犁耕到头,全力以赴把它干好”。当初,滕头人就是凭着“一犁耕到头”的精神,用“一条扁担,两只肩膀”,历时15年,投工243万,把原来1200多块高低不平、大小不一、布局零乱,常年涝灾的低产田,变成了200多块南北走势、大小划一、排灌灵便的新良田,使农业生产走上了丰产优产的道路,后来兴办企业,滕头人又凭着“一犁耕到头”的精神,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使全村的乡镇工业由一家27人的小服装厂起家,滚动发展成今天拥有21家企业、4个工业小区、年产值超过8亿元的大集团公司,跨入全国最大经营规模、最高利税总额的乡镇企业行列,重建新村时期,滕头人还是凭着“一犁耕到头”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持规划先行,美化环境,增强村庄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把滕头建设成为国家级的生态示范村。可以说,不发扬“一犁耕到头”的精神,见异思迁、朝三暮四,就没有滕头的美好今天。“一犁耕到头”的创业精神使滕头的蓝图变成现实,它是滕头走向新世纪取得更大发展的强大动力。
    第二,不断改革创新,走准了适合滕头经济发展实际的路子。实现脱贫致富,壮大村级经济的道路有多种选择,关键是能否因地制宜,努力走出一条适合本村经济发展实际的路子。滕头在这方面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六、七十年代,滕头村是一个纯农业村,那时村里的自然条件很差,耕地零乱分散,到处是坟墩沙滩。村党组织带领广大农民,吃苦流汗,改土造田,拨掉了穷根子,开始过上了好日子。然而靠农业产出毕竟是有限的,要真正实现强村富民,还得靠工业、第三产业。改革开放以后,滕头抓住机遇,依靠少量的农业积累,陆续办起了服装、人造金刚石、出口纸箱、绿色食品、织物印染等37家企业,这些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了滕头村共同富裕的支柱。尤其是爱伊美制衣公司近二年投资2100多万元,通过兼并市属毛纺厂以及技术改造,扩大了生产规模,提高了产品档次,去年完成了工业产值6.19亿元,外贸出口值4.18亿元,实现利税4122.4万元,连续数年获全国服装“双百强”企业和全国出口创汇先进企业。工业发展了,滕头并没有放松农业生产,相反,滕头从工业收益中累计拿出了500多万元资金,用于贴农、建农,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近年来,滕头又根据生态环境等优势,提出了以商活村,以游促村的发展之路,把发展花卉园艺、生态观光旅游、房地产等第三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尤其是花卉园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高新农业技术的应用。目前,滕头村果园、菜园和其他设施农业的面积已经占到全村耕地总面积的60%。为了拓展发展空间,滕头人还向外承租了15O0亩土地,发展花卉业。
    滕头村始终把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追求的目标,但与此同时,滕头又不掏泥于发展单一的纯集体经济,而是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以提高集体经济的控制力和质量为目标,大力发展外资经济、个私经济。近几年,村里先后兴办了亚达不锈钢厂、润盾汽配等个私企业,引进了日本大和株式会社蔬菜制种等外资项目。去年,个私经济和外资经济已占全村经济总量的27.2%。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进一步增强滕头村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发展后劲。推进企业改革,是近年滕头村经济工作的一项“重头戏”,为了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滕头对村属集体企业也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改制,主要是把下属企业划为三类:第一类,适宜于集体经营的,如房地产开发公司,继续实行目标管理形式:第二类,对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骨干企业,如爱伊美制衣公司,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行股份制改造,让企业经营者控大股:第三类,对一些小型微利企业,采取了兼并、租赁等办法,努力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同时,对一些旅游设施,实行企业化管理,较好地兼顾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系列改革措施的落实,既调动了企业经营者积极性,又保证了村级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
    第三,注重生态环境建设,着眼于增强可持续能力发展。滕头村在努力发展农业生产、大力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同时,注重搞好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一是以规划为先导,推进村庄建设。早在七十年代初开始,滕头就自力更生,着手规划村容村貌,历经8年,推倒杂砾、废土,建起了32幢排列有序、宽敞实用的“农家楼”,并在房前屋后、道路两旁进行了绿化,河上架起了葡萄架,浇制了平坦宽阔的水泥路。近几年,随着树庄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滕头村及时委托有关设计单位,从现代化建设和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编制了新一轮村庄发展规划,进一步强化村庄的生态环境建设。超前规划,不但使滕头村的土地资源得到了合理开发和利用,提高了土地产出率、投资回报率和劳动生产率,而且还从根本上保证了村庄的生态环境建设的质量,成为滕头村良好投资环境的重要部分,推动了招商引资工作。今年刚刚落户的日本大和株式会社蔬菜制种项目就是冲着滕头村良好的生态环境来的。二是突出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协调发展。老书记傅嘉良同志说:“环境保护是千秋功业,不能吃子孙饭。”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上,滕头人“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十分珍惜自己的绿色家园,绝不为一时利益破坏生态。上几年,一位外商打算投资l000万元,在滕头兴办一家年利润可达100万元的造纸厂,双方谈判开始,傅嘉良就向市环保部门咨询,最后否定了这个有污染的项目。自1993年以来,他们共累计否决了23个原想在滕头落户而有污染的外来顼目。三是以制度为保证,加强环境保护的监督力度。九十年代初,滕头村里就专门成立了省内唯一的村级环保机构——滕头村环保委员会,专业监督检查环保问题,对村里引进的经济合作项目行使一票否决权,并对村民进行环境保护法制教育,不断增强环保意识。同时还制订了禁养鸡狗、垃圾袋装化、门前三包等卫生制度,有10多位老年协会的会员和30多位青年团员天天在村里轮流巡查,有效地解决了农村“治脏”的问题。四是以实施环保工程为载体,加强环保投放和建设。重视环保,滕头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落实在行动上,舍得投入。滕头村在历年投入的差础上,去年又实施了“蓝天、碧水、绿色”三大工为程,拆除了141台剩余的柴灶,实现了农民“无烟村”;投入50余万元,改建了10座高标准公厕;同时,对沼气站、畜牧场等污染源进行了重新定位,对污水、废水实行无动力处理,达标排放。滕头村还投资350万元,新栽大树和古树400多棵,家家庭前增置了盆景。扩大了道路两旁、厂区的绿化面积,新增农家乐等园村


联系电话:0571-28822222 传真:0571-28822222 地址:杭州沈半路2号建华大楼

版权所有:浙江建华集团有限公司 浙ICP备05006954号-1法律声明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1698号